擬推薦專利 ZL201310073076.2 高壓共軌系統噴油嘴毛坯閉塞成形工藝是針對第三代新型高壓共軌系統核心零件噴油器體難以高效均質生產的問題提出的一種綠色高效節能節材的新型制造工藝技術,在本專利提出前全球掌握第三代高壓共軌系統噴油器體控性精密成形技術的企業僅有德國 Hirschvogel 一家企業且以技術秘密形式保護,嚴重制約了我國新一代高壓共軌系統的產業化,屬于我國材料成形技術領域的“卡脖子技術”之一。
無飛邊噴油器體作為第三代新型高壓共軌系統的核心零件,外形結構一般為不對稱分布,尺寸精度要求達到± 0.1mm ,在工作中須承受超過 200MPa 的腐蝕介質交變高壓且每分鐘交變高達數千次,控形與控性難度極高,稍有疏忽,就會有漏油的風險,造成發動機故障,嚴重的會產生交通安全隱患。現有技術方案一般采用開式熱模鍛工藝進行生產,主要工藝步驟一般為:下料 - 加熱 - 一步或多步鍛造成形 - 切飛邊 - 鍛后處理,采用現有技術方案不僅材料損耗大,而且由于切邊步驟的存在導致產品金屬流線被破壞,力學性能降低,進而對產品在高壓腐蝕環境中使用增加了不穩定因素,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擬推薦專利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一種綠色高效節能的高壓共軌噴油器體新型制造工藝技術,該技術一方面在工件閉塞成形前增加原材料表面拋丸和預涂抗氧化石墨涂層的步驟,保證工件在加熱后鍛造前表面仍能夠保留適量的石墨涂層,提高閉塞成形時的潤滑效果,降低閉塞成形難度,確保了了成形工件高尺寸精度,內部流線順暢無缺陷,組織整體一致。另方面采用包含 4 個楔形塊的專用模架,通過楔形塊的傳動機制解決了在傳統單向壓力機上實現雙向閉塞擠壓成形的技術難題,擺脫對高成本的雙動壓力機的依賴。此外還通過數值模擬和實際試驗確定了合適的工藝參數,提高了成形工藝的穩定性,同時為后續利用余熱進行熱處理和采用自動化上下料提供了技術支撐。
該授權專利文件說明書文件共計 3 頁,附圖 1 頁,擁有獨立權利要求 1 個,從屬權利要求 6 個,說明書已清楚、完整地公開發明的內容,權利要求書清楚、簡要,權利要求以說明書為依據,保護范圍合理。
擬推薦專利完全由專利權人自主研發獲得,其與現有技術最大的創新區別在于閉塞成形工藝步驟、工藝參數和專用模架結構的設計,無需采用磷皂化等高污染潤滑技術手段,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以高壓共軌噴油器體為代表的不對稱結構零件在單動壓力機熱態條件下的無飛邊無污染近凈成形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極高的創新難度。
此外,在專利的運用保護方面,專利權人采用了產品化、資本化、標準化、專利風險定期監控和預警、系列專利申請和國際申請、競爭對手侵權證據收集等措施對本專利進行積極轉化運用。
擬推薦專利在專利權人公司內進行了產業化實施,公司自 2015 年采用該專利技術以來,公司累計銷售專利產品 675 萬件,新增銷售額 13469.27 萬元,新增利潤 1700 萬元。
綜上所述:擬推薦專利技術具有較高的新穎性、創造性,專利文本質量高,轉化應用得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特推薦參評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
|